吓人!徐州4岁女孩误吞硬币,家长居然喂大量韭菜促排,结果……

分类栏目:新闻资讯

1060

发布于 暂无评论

推荐微信扫码

快过年了

孩子们终于迎来了寒假

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

寒假时期也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

前几天

徐州4岁女孩玲玲不小心吞食了一枚硬币

爸妈为了让孩子排出硬币

给她喂了大量的韭菜

可是硬币依旧没有排出

来看看咋回事

吞韭菜喂香蕉?网传促排“偏方”不可取

日前,4岁的小女孩玲玲(化名)被紧急送到医院,爸妈说孩子于3天前不小心吞食了一枚硬币,至今没有排出来。为了帮助孩子排出硬币,他们给玲玲喂了大量的韭菜,可是硬币依旧没有排出,孩子还表示肚子不舒服,无奈之下,这才想起来就医。

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发现玲玲的食道里确实有团异物,但意外的是,韭菜的粗纤维将硬币紧紧包裹缠绕住,并卡在食道,上不去也下不来,给诊治带来很大麻烦。同时,由于这团异物比较大,在取异物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呕吐,又极易造成窒息,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最终,在医生们的协力配合下,对该患儿成功进行了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手术,孩子目前恢复良好。

为什么有人会想到通过吞韭菜帮助排出异物呢?

网络上的解释是,一方面是因为韭菜属于粗纤维,本身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能。另一方面,韭菜吃下去不容易完全消化掉,从而包裹着异物顺着肠道一路下来,排出体外。因此,有些人可能会通过这个办法顺利排出了异物。

然而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不能当成包治百病的唯一办法。”徐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封东进表示,临床上吃韭菜排出异物的毕竟还是极少数的,更多的病人吞下异物后,还是靠喉镜、胃镜,甚至手术取出。

因此,如果吞食了异物,应该首先判断异物是什么性质,在什么位置,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偏方,让孩子吞食韭菜、香蕉、芹菜等所谓有助消化的食物

临床接诊的误吞异物病例,“那可太多了”

吃棒棒糖把棒棒也吞下肚,结果棒棒卡在食道与胃接口喷门上端,患儿出现呃逆且面色紫胀;孩子无故出现呕吐、腹胀、高烧不退的症状,送医检查才发现,肠道中有个弹力球,导致肠梗阻……说起临床接诊的误吞异物病例,封东进表示“那可太多了”。

据介绍,导致异物进入消化道的原因很多,如进餐仓促,边进食边谈笑,未细嚼即咽,或是儿童出于好奇误吞。常见异物有小骨块、果核、硬币、纽扣、图钉、钥匙、证章、小玩具等。

从患儿体内取出的异物

据了解,异物伤害多发生于1至3岁儿童。封东进解释说,此阶段的幼儿活动范围变广,动手能力变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另外,幼儿喉部的反射性保护功能发育不完善,牙齿没有长全,咀嚼功能较差,不能完全将食物嚼碎。因此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3岁以内的孩子吃带壳的坚果,如果一定要吃,最好碾碎后再吃

圆钝异物或可自行排出,尖锐异物需及时就医

误吞异物是不是对孩子伤害特别大呢?

对此,专家表示,

家长不用特别担心。

他指出,被小孩儿误吞的,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于较小的消化道异物,如果是无毒的如玻璃球、硬币、塑料纽扣等圆钝的东西,确定不在食道,且吞咽无困难,不一定要马上取出,可以先观察3-4天,争取自然排出。家长可注意将孩子排出的大便收集起来,看看里面是否有异物。如果一周还未排出,异物很可能就被卡住了,要到医院去检查,拍片确定异物位置,以防胃粘膜损伤。

如果孩子误食异物后很长时间都没排出来,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赶快去医院诊治。”封东进介绍了一个病例,一个2岁多的男婴误吞了一枚硬币,家长总想着让他自行排出,可是孩子2个多月没拉出来,家长这才慌了神,赶紧带孩子来到消化内科。封东进帮孩子取出异物后,发现硬币被胃酸腐蚀,已经发黑、发脆。胃内因有坚硬异物长时间磨擦而导致消化道黏膜受损。“硬币被腐蚀后,会释放重金属离子,危害患儿健康。”

温馨提醒

如果孩子吞入钉子、碎玻璃等尖锐、带尖带钩的异物或者纽扣电池这样的腐蚀性异物,必须火速去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甚至穿透消化道壁或腐蚀消化道壁,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

当孩子不慎咽下异物后,感到胸口或上腹部疼痛且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以防异物继续下落损伤消化道,同时速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将异物取出;有时候,患者吞下的异物不大,但是较重,如金戒指等,进入胃以后因其过重而沉入胃最低处,无法随胃蠕动进入肠道被排出,时间长了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出血甚至发生穿孔,故吞金者必须及早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取出。

家长注意

这些食物不要喂给孩子吃

01

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过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习俗。但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糯米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另外,糯米这种食物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发生危险。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

02

话梅、蜜饯

话梅肉让很多人“爱不释口”,其实这种蜜饯类食品几乎是各种添加剂的大集合!看看它的配料表就知道了: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苯甲酸钠……

宝宝的解毒功能很弱,而且话梅有核,只要卡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03

花生、瓜子、坚果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但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孩子的吞咽反射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

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TA,就更容易滑进气管里。

04

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杆菌孢子,婴儿肠道菌群防御力有限,肉毒杆菌孢子可能会在肠道中发芽并释放毒素,导致肉毒杆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欲不振、虚弱、哭声改变和口、眼等不听使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下宝宝不适合吃蜂蜜。

05

刺身、半熟牛排、醉虾等

刺身、生鱼片等如果不新鲜,会含有大量的病菌,孩子的消化道很娇弱,很容易就造成腹泻、胃肠感冒等症状。

一些没有煮熟的鱼(特别是淡水鱼)、半熟的牛肉、生虾蟹、蛙里可能还有寄生虫,是酒精、芥末、调料根本杀不掉的!

因为好吃生食而导致全身长满寄生虫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人就罢了,儿童感染寄生虫,严重的可能会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

小孩不比成人

抵抗力比成人要低很多

快过年了

正是欢聚吃喝的时刻

但请注意

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部分内容综合自FM93交通之声、教子有方

全媒体记者 王任飞

编辑 薇薇 校对

责编 辛安然总监 陈强

徐州资讯全覆盖尽在快哉APP

记得点个小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