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后异地搬迁的高校其实有很多,再加上50年代有过大的院系调整,很多学校因此一蹶不振甚至从此消逝,当然也有更多的学校异军突起、发展更胜往昔。
1、西安交通大学,建国以后,为了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上海交通大学决定西迁。整个交大大约有六成的教授,学生落户西安,剩下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走,没几年就纷纷独立建校了。

但是两所学校虽然同根同源,却有互相却不太对眼,因搬迁问题,西交大的老说上交大不爱国,上交大则怼西交大不爱校。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的科研实力很强,学术声誉也很高,但受限于地理位置不佳,排名比清北总差一点。
中科大位于安徽合肥市,地理位置不算太差,但相比清北所在的北京还是不如的。其实中科大最早也是北京的高校,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学校决定将校区搬离大都市,专心做研究。

他们派了考察队去了江西和安徽,江西方面明确给了答复不愿意,学校就就只能前往安徽安庆。但在安庆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条件太差不适合办学,没办法,学校又派人考察,最后一番考究才决定落户合肥。
并且,刚到合肥的中科大条件也不好,校舍什么的都没有,还是借用合肥师范学院的校舍才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3、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大现在在四川成都,但最开始还是从河北唐山迁过来的,迁来之后才改的名,之前的名字是唐山铁道学院,乃是赫赫有名的唐山交通大学的嫡系传人。但52年院校重组,学校也被拆的厉害,学校部分专业给了清华,天大,兰大等学校,但即便如此,唐山铁道学院依然是全国的重点大学。
等到了70年代,为了支援西南地区建设,学校决定搬到四川建校,从此正式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默默的说一句,四川的名校还是有很多的:川大,华西,重庆还没分家的时候还有重大,西南政法。

反而是河北,整个河北省内没有一所211大学,唯一有211头衔的河北工业大学还身陷天津,只是名义上归河北政府管理。若西南交大没有西去,河北省说不定就能避免如今的尴尬局面。
如今,唐山学院拟改名为“唐山交通学院”,消息刚刚出来,远在西南的交通大学立马就不乐意了,而这次改名事件也因为西南交大的从中“斡旋”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