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个最不该发生雾霾的城市竟然频繁出现重度雾霾。于是,我坚信我们的治霾思路出了问题!

分类栏目:新闻资讯

1365

发布于 暂无评论

推荐微信扫码

沈阳,雾霾中的毛泽东像。(资料图)

李瑞环同志说:许多问题之所以普遍存在、反复出现,必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对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全局指导,也就是体制上找原因;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雾霾反复且大面积出现,到底有什么规律?我们的应对策略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2013年10月31日,沈阳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一个工业转型做得最早,而且做得最彻底的城市,最不应该发生雾霾的城市,却偏偏发生了最严重的雾霾。

沈阳雾霾为我国雾霾治理提供了经典的分析案例。剖析沈阳雾霾成因,或许能够给我国的雾霾治理提供一些启示。

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城市,也是全国工业转型做得最早的城市。2000年前后,很多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从沈阳消失。他们是:沈阳冶炼厂、沈阳钢厂、沈阳钢铁总厂、沈阳东洋制钢、沈阳水泥厂、沈阳陶瓷厂、东北耐材厂、沈阳轧钢厂、沈阳线材厂、沈阳薄板厂、沈阳无缝管厂、还有几家化工厂。这些都是名付其实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

经此一役,沈阳的年燃煤消耗从2000年的3800多万吨,降低到2013年的2800多万吨。与此同时,沈阳还对供暖锅炉做了扒小建大的大面积改造,并全部新上了初级除尘。

2000年到2012年沈阳空气良好指数在全国省会级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蓝天白云曾经是沈阳人的骄傲。

然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经过了大规模的工业转型升级之后,2013年10月31日,沈阳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重度霾。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燃煤真的是雾霾元凶吗?工业结构转型就真的不会有雾霾了吗?

事实上,沈阳的案例已经对上述两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雾霾出现后,沈阳和全国一样,按照统一的模式治理雾霾。于是,2016年至2017年,沈阳又做了大量的煤改气和煤改电。结果呢?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到了。

最近,沈阳连续发生雾霾,而且有时竟然达到了严重雾霾等级。

事实已经证明,能源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有限的,但给被改造企业增加的运行和改造成本却是巨大的,地方财政付出的成本也是天价的。

沈阳的治霾历程尽管至今仍属个案,但却启发我们,寄希望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不能解决雾霾问题的。沿着错误的治霾思路固执下去,只能增加企业、政府和社会负担,并会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雾霾治理要讲科学,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倾听各方面的声音,面向全社会反复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制定多个方案,不能只靠几个专家、仅凭个人想像,相当然地搞少数人认可的治理。治霾科研经费也应该面向全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放,不应该再由少数人暗箱操作。

辽宁工业烟气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执笔者:孙中强

作者简介:

辽宁工业烟气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沈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辽宁环境学会大气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可持续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沈阳市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欢迎关注《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