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到央视!有颜有才华!这个90后马鞍山导演必须让大家认识一下了!

分类栏目:新闻资讯

2528

发布于 暂无评论

推荐微信扫码

学设计、当场工、导演助理、导演、作品央视播出…

当这些词和这位谦逊又帅气的马鞍山90后少年结合时,除了惊讶还有叹服。

每一个经过时间洗礼的人,心里有束光,眼里有片海。他是,许安宁

年少有为,大获点赞

也许你曾看过《92天,南京记忆》。但你不一定知道这部纪录片的执行导演就是:许安宁。这部纪录片用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现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4月1日正式卸任,共92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特殊历史阶段。

《92天,南京记忆》不仅打开了他作为纪录片导演的职业大门。作品饱受业界认可,传播力遍布全球,也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足够的信心。

早在去年,很多OK网友就认识他了。从17年开始担任《中国影像方志》编导后,经过2年的努力,终于有机会执导自己家乡的影片《中国影像方志-当涂篇》让自己的家乡登上央视平台,独播37分钟,向全国观众展现当涂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很是兴奋!这是目前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个作品。 ”许安宁说。

有十几集导演的纪录片在央视9套10套,黄金时间播出。对于他这样的成绩,马鞍山网友们表示赞赏和激动,纷纷留言点赞。

想要好好活着,也要实现梦想

很难想象,这位马鞍山小伙曾经是学设计的。大学期间实习时,他就发觉设计这一行并不适合自己。转行?势在必行。

图左:许安宁 图右:陶玉玲《柳堡的故事》演员

想要好好的活着,也想实现儿时的梦想——当导演。2012年开始实习,到2013年初入这一行..他的职位和导演千差万别——场工,而且只是场工助力。

具体做些什么事呢?端茶送水、帮人提行李、机场接人、定宾馆,做着最基础的工作,辛苦、疲惫…但依然在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历经六年多的时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蜕变着、积累着…从默默无闻到闪闪发光,被世人所看到。

欲享其荣,必承其痛

说到许安宁的故事,那真的是太丰富了。在我们看来,当导演和作品上央视,都是很牛的事情。作品在荧幕上熠熠生辉,但许安宁在幕后的付出却不是常人所能体量

做导演需要统筹全局,按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整个剧组的保姆”,听起来很威风却也着实的辛苦。拍摄事物在外人看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食之旅。但在拍摄《全藕宴》(全藕宴,是宝应影像志的美食篇)时,许安宁却中暑了两次。

那半个月的时间简直拍到怀疑人生!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120急救车辆就停在荷塘边随时待命。开拍前他都会叮嘱“不行了赶紧叫我!”,即使是这样,也难以避免中暑的发生…美好作品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难题,最让他哭笑不得的莫过于“年纪小”。因为拍摄纪录片,工作中总要接触各地方各部门的领导,92年的他作为央视的导演,常常因为外表的稚嫩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被“信任”。

但是在合作三四天后,这样的烦恼也就不存在了,专业和敬业的工作状态,让他在取得认可和信任的同时,也让“长辈们”刮目相看。时长被问到“父母知道你在做这么辛苦的工作吗?””这样拼命的工作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啊?“回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入了这行…”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每个人其实都有两面性。工作上是一种状态,生活中又是另一种状态。

许安宁喜欢骑行和夜跑。跟别人不同的是,他喜欢在工作结束后去夜跑,或是深夜,或是凌晨。

踏上不同于白天喧嚣的街道,享受空荡宁静的街道。在耳旁呼啸的风声中奔跑,杂乱的思绪在脑海里重组和整理。“运动,让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丞待解决的问题被理清,对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思考。”

鲲鹏之志,未来可期

说到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期待,许安宁有着明确的想法。

工作上,希望可以将正在进行的和县、当涂的纪录片好好拍摄和完善,并在今年间展示给大家,借此向全国人民展示和宣传我们的马鞍山。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去拍摄自己喜欢的东西,输出更多更深刻的影像内容

2019 可盼可期

生活方面便是希望可以找一位,“初见乍欢,久处仍怦然”的女朋友。抽出更多的时间和恋人、家人相处,将工作之余的小日子也过得美滋滋。

这就是许安宁,一个脚踏实地为梦想努力的马鞍山帅小伙。一直在做自己,活出了90后都羡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