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奶、睡觉觉的叠语会毁了宝宝的语言发育?超过这个年龄就危险了!

分类栏目:新闻资讯

1818

发布于 暂无评论

推荐微信扫码

图片来源:站酷网

宝宝,吃饭饭了!

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

喝奶奶,喝奶奶,咱们来喝奶奶了!

宝贝,咱们去坐车车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平时说话都很正常。但一对上萌萌哒的小宝宝,讲话的画风不由自主就变了……

无意识地就会把车说成车车,把饭说成饭饭,把狗说成了狗狗,反正就是各种嗲嗲的叠字。

但有一次,一个医生朋友跟小恩说,跟宝宝说这样叠字会导致语言发展滞后。

而且,小恩常常会收到不少妈妈在后台留言提问,孩子2岁了不大会说话,孩子 3岁了口齿不清,孩子到了学龄期说不出整句话,我也经常和宝宝说一些叠音字,是不是这样导致宝宝语言能力有问题呢?

看到这里小恩一下子就精神了,求真相的欲望熊熊燃起,转身就去请教了专业人士。

图片来源:站酷网

小恩的医生朋友说:

这种相对特殊的语言,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研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儿语(Parentese),也可以被直白地称为Baby-Talk。而叠字,只是儿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而且,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领域中,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儿语会导致孩子语言发展滞后这种观点。

美国罗格斯大学婴儿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主任,艾普尔•贝纳西(April A. Bernasich),针对婴儿语言发展的滞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语言发展滞后可以归因于先天因素。

所以说,与其说是培养不当,更多是遗传导致了语言发展滞后。

01

那到底和宝宝说叠字好不好?

图片来源:站酷网

儿语,就是在孩子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值得家长积极尝试的一种培养手段。

说叠字其实是每个宝宝语言发育的“必经之路”,除了说叠字外,奶声奶气的腔调、夸张的表情、高昂的音调都是儿语的特征。

事实上,儿语的存在,具有相当的跨文化普遍性。

全世界人民都不约而同的跟自家小宝宝用同一种模式说话。为人父母,下意识地就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同孩子讲话,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儿语能够得以如此大规模地保留,肯定是有一定正面意义的。

家长在宝宝语言发育初期说儿语,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表达欲望,还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发育,会让宝宝更乐意去学习语言,学会如何更好的表达。

02

那么,可以一直和宝宝说儿语吗?

图片来源:站酷网

说儿语最适合的年龄段是:18个月以内。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积极尝试用儿语来跟孩子交流。

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电报语」时期。

在这期间,他们还不能说出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只能像电报一样,说出仅仅包含有关键信息的词,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省去了冠词、介词和助动词之类的修饰词。

家长们应当注意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用更规范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规范使用词汇和语言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好处的。

遵循孩子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用语法转化等方式慢慢地加以引导,用不了多久,孩子说话就能有逻辑性了。

所以,在和宝宝交流时,父母不妨该用叠词的地方用叠词,不该用的就不要用。

例如:形容一个地方很黑,可以说黑漆漆,但如果总用”饭饭”、“水水”、“凳凳”等词语,就有点不太符合规范了。

图片来源:站酷网

儿语可以说,但也不能一直说,因为儿语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这种积极影响,是有时效性的。

03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尽量少用或不用儿化语,比如“喝奶奶”、“车车”等。

规范言语,不要模仿宝宝说话。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有时候会说一些儿语。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

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宝宝以为他的表达是正确的,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

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方式来表达,应直接使用规范的、完整的语句。

图片来源:站酷网

如果妈妈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可以多重复几遍,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

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

最后,小恩送给大家一份0-2岁宝宝的语言发展规律请对号入座。

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在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宝宝会用叠词来表达。为了和宝宝更好的交流,父母也喜欢用叠词,比如“吃饭饭”“睡觉觉”。

2岁以前,这样和宝宝对话尚可,但2岁以后,宝宝会逐渐发展到更高级的语言能力阶段。

面对不同语言发展阶段的孩子,如果父母还是沿用之前的说话方式,喜欢用叠词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孩子过度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来源:综合网络,仅作分享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恩吉拉国际早教已同步入驻各大网站新闻客户端,搜索关键词“恩吉拉国际早教”即可获取膳食和育儿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