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盟军部队势如破竹,苏联红军横扫百万关东军,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宣布正式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作为二战中和日军作战的主力,日军在中国签订投降协议是在9月9日,由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受降,这预示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9日,日本在中国签订投降书,但这并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在此之后,中日之间还爆发一次战役,因为这次战役是在日本签订投降书之后发生的,所以被形象的称为“战后之战”,也就是著名的高邮战役。
1949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已经过去4个多月,但是位于江苏省高邮地区的日军却依然负隅顽抗,拒不接受投降协议,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对高邮地区的日军发起最后的歼灭作战,这次战役被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

负责指挥高邮战役的新四军将领就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和张鼎丞将军,驻守在高邮的日军部队番号为独立混成旅,并且还有上万人的伪军配合防守,加上附近国民党顽固派的暗中支持,日军利用高邮坚固的城防工事负隅顽抗,新四军投入6000多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用时7天终于拿下高邮,并且歼灭日伪军5000多人,缴获大量物资。
高邮战役是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战,高邮战役的胜利结束,正式宣布日军在中国的武装力量全部覆灭,占领的全部领土被收回。

驻守在高邮的日军指挥官名为岩崎学,军衔为日军大佐,12月25日,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发起攻城战斗,岩崎学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率领残余部队宣布投降,并且在高邮举行投降仪式,新四军第八纵队政委韩念龙亲自指挥部队,将日军全部缴械,清点俘虏和缴获。并且韩念龙将军担任此次受降仪式的指挥官,随着日军大佐岩崎学上缴指挥刀,韩念龙宣布新四军规定之后,仪式正式结束。

高邮战役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结束,所有沦陷的土地全部收回,这也是新四军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受降仪式,在这其中,新四军著名战将粟裕将军全程观看,受降仪式结束后,他平静的离开了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