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企鹅号,青春没有历史,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书写;说起童年记忆和少年生命轨迹,矫情得要命;说起生命历练,苍白得可怕,没有重量,显得轻飘飘;那些有关爱情的往事如今看来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成了天空的点缀。连说句来不及,都显得假模假式。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副兵团级的应该被授予什么样的军衔?兵团级这种称谓,是过去的一种老叫法,以前有兵团建制。后来,由于兵团这种建制撤销,取而代之成了军区,比如北京军区、济南军区等。兵团级对应的级别为军改前的七大军区,以及军兵种,比如像海军、空军、二炮等。以建国初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例,副兵团级大多是担任五大野战军所属各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以下的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职务的高级指挥员。

1955年授衔时高级指挥员按照资历、战功、当时担任的职务分别设立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在五大野战军中,一般的担任过野战军司令员、政委的除了转业,都授予了元帅衔。对应的大将由各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以下,兵团司令以上指挥员甚至是个别的兵团司令员担任,如粟裕、谭政、陈赓、许光达、肖劲光。上将则大部分是各兵团司令员、政委。

还有部分的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甚至是各兵团副司令兼兵团所属主力军军长,如唐亮、韩先楚。各兵团大多没有专职的副司令或政委,个别设有副司令政委的兵团都是由所属主力军的军长、政委兼任。以此类推下来,中将军衔对应的就是各兵团的军长、政委一级。当然职务只是授衔条件之一,更多的还是需要战功和资历的补充。小编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了,喜欢的点击加关注。